Jean Chen
这是我今年 8 月接受「CSS | 校园 VC 的创客频道」采访的播客节目,标题「退无可退,不想当打工人的我还能退到哪里搞钱?」非常接地气,实际上是我借机梳理了自己从 2017 年钻入 Crypto(加密货币 or 币圈)兔子洞,特别是 2021 年 9 月开始自己单干以来这 7 年或 3 年的个人的经验和教训、反思与心得 ——
我是在 2017 年底牛市以太坊 1C0 高潮之际因参与当时的热门的 ArcBlock 项目进入 Crypto 的,当时受项目创始人布道,同时也是深植于心的互联网情结影响,追求的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之外的领域应用落地,赋能实体经济,对短线炒币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在团队负责市场公关的时候,没少鼓吹区块链 3.0,没少跟上汽集团、华泰证券、首旅出行这样的公司洽谈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合作,结果兜兜转转,唯一落地的是借 2019 年 10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区块链的东风,应中信出版社邀约,两个月时间赶出了一本和创始人合著的《区块链实战》一书 2020 年交付出版(同期还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2020 区块链漫游指南》)。
这一阶段个人认知和心得详见 ——
在 2020 年 9 月链上尝试 DeFi(去中心化金融)操作之前,我只能算是区块链领域从业者,对区块链技术有个大概的书面的认知,对蕴育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毫无了解,对从比特币走出来的以太坊也只有亲自下水玩 DeFi、NFT 才开始真正对加密货币、区块链有了感知和体验,开始发现短线炒币的价值:价格发现、提供市场流动性。真正触动我这个非金融非技术出身的文字工作者的,是 NFT 在 2020 年底、2021 年初上一轮牛市的崛起和出圈。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2021 年 5 月我开设了「元宇宙特攻队」公众号,第一时间专门介绍以太坊生态原创的 NFT/元宇宙项目,因此有缘于当年 10 月策划主办了首届(且唯一一届)上海元宇宙文化周 ,我也顺势离开了 ArcBlock,开始了自己单干的历程。
当时我非常 buy in 名号借自波卡公链、叙事来自美国头部加密投资基金 A16z 强力鼓吹的 Web3,大量新人入圈也是冲着 Web3 推动「只能读和写」的传统互联网升级至「可读可写可拥有」的互联网的理想而来,一时之间,人人都在说/搞 Web3。2022 年,我和几个伙伴也开始搭建 Web3 项目聚合协作平台 MetaJam,希望能领引广大的互联网人才项目至 Web3。由于没有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加之市场转熊、团队和资金问题,当年底,这一介乎于 Web2 和 Web3 之间结果二三不靠的项目创业宣告失败,技术和产品合伙人于是另起炉灶,投身 ChatGPT 激起的 AI 浪潮(祝他们好运),而我和商务合伙人继续在币圈坚持。
这一阶段个人认知和心得详见 ——
痛定思痛,从 2023 年着力 Crypto Native(加密原生),这两年通过写东西、做播客、搞活动、买卖币和 NFT 沉浸式体验了以太坊生态和比特币 Ordinals 社区,真正感受到之前的「区块链」、「Web3」认知并不能掌握 Crypto 的本质 —— Crypto 是不能脱离 Token 来构建价值互联网的,也不是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可拥有数字商品的互联网的线性升级;金融还是其核心,只是这个金融与我们习焉不察的传统金融大相径庭,它是开放无许可、去中心化平权的金融,它既为我们人类服务,也是未来 AI 普及后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人之间的协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9 月在新加坡 Token2049 一场 Fractal 分形比特币的边会活动上,有幸和 Ordinals 协议作者 Casey Rodamor 聊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 Crypto 迄今最为成功的 3 个 Use Case(用例)是:① Casino;② 稳定币;③ 比特币。照我的理解 ——
Casino 就是炒币(NFT 也算),无论是技术/VC/价值币,还是 Meme Coin(模因币),都是目前 Crypto 用户买卖逐利的标的,选择成为日内交易员还是巴菲特,完全由自己根据禀赋认知资源和目标来决定,Crypto 这个完全流动的市场能最快的给予直接反馈,愿赌服输;
稳定币(及加密支付),确实成为刚需和杀手级应用,尤其有机会体验传统金融和 Crypto 在跨境转账的表现,绝对是后者碾压前者,读者如果有机会去土耳其、阿根廷这些国家进行货币汇兑,也绝对能感受到当地人为何百分百拥抱 Crypto;
作为用例,比特币如何应用?Casey 没有展开,但我今年 7 月去美国纳什维尔参加 2024 比特币大会,感受到了 Bitcoiner 对比特币的信仰和热爱,比特币在他们眼里基本代表了自由。
直到今天,我还在摸索,但感觉走在对的方向和道路上。所以,身处入圈后第三个加密周期,我还是发挥一个内容创作者和营销人的特长,将原先的公众号「元宇宙特攻队」改名为「Crypto Kitchen 加密厨房」,同时将播客、视频和活动纳入在同一品牌的伞下,以 DAO 的协作方式和在纽约、伦敦、多伦多和国内的主厨伙伴们一起打造链接东西方的加密媒体和社区,迎接 Crypto、AI、全球化 2.0 徐徐揭开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