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為什麼值得關注,目前加密世界對於DID(去中心化ID)的建設一直都存在,例如最著名的就是以太坊的Name Services項目ENS,目前市值1.2B;SUI公鏈上有NS,基本上就是你在加密世界行走江湖的用戶名,如同現實世界的卡片和行頭。
然而,這些域名或者ID事實上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很好的應用層,即使在加密世界沉浸多年如我,最常使用的還是中心化的通信,如whatsapp、微信和TG等,錢包地址的通信這個用途可以說是從來沒有普及過。而Sending Network這個項目正正為這個賽道而生,而他們不但要打造「錢包地址-Driven」的去中心化通信網路底層,還有打造世界上最保障私隱的聊天室。
這是我研究這個項目第一時間問的問題,這個項目要成功,就必須要有我非用不可的原因,如果沒有的話,大家的行為很誠實的,哪個多人用就用哪個,哪個好用就用哪個,沒有特別高尚的原因。正如Social-fi項目層出不窮,但幣圈人最愛的社交平台仍然是X,正如TG的私隱問題為人詬病多時,大家還是會用,甚至現在都用TG來炒幣,玩Game-fi,建立社群。
SN其實要做的是通信底層,不完全是另一個加密版的TG(他們也有自己的demo應用叫SendingMe),理論上大家可以在它的底層上建立不同的通信應用,甚至把其底層的技術套用在自己的項目當中,也就是說只要你能想像到任何需要聊天的項目,基本上都不是SN的對手,而是朋友。
這裡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遊戲,尤其是Game-fi鏈遊,這些遊戲我一般都用錢包地址登陸,聊天是線上遊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如果SN做得好,遊戲項目理論上會搶著跟他們合作,而目前他們已經和遊戲賽道龍頭YGG合作,YGG主打一個遊戲公會,他們會運行數百個 SendingNetwork 的節點,以促進其社群的去中心化通訊。另外我也發現他們有投資Yuliverse這個Game-fi項目,因此看得出他們在鋪排之後的應用合作。
第二是社交應用,雖然本輪市場沒有很多社交類social-fi項目脫穎而出,但這個潮流只會向前不會消失,SN可以成為這些社交應用通信層面的底層技術,理想的情況是同一個錢包地址,可以連結任何鏈上社交應用,也可以隨時在遊戲裡面收發信息。其中SN和Zuzalu合作讓我感到期待, 因為Zuzalu是一個由以太坊創辦人Vitalik Buterin 領導的流動城市計劃,SN打造通信底層作為其官方的獨家通訊平台來取代 Telegram,因此SN時有機會獲得V神的肯定和支持,想遠一點,目前V神最愛的Social-fi項目Farcaster也可能是潛在的合作夥伴。
第三,錢包應用本身,進入加密世界第一步要做就是開通一個鏈上錢包,把自己的12/24個助記詞好好保管,而SN要捨棄固有的IP-driven,變成wallet-driven,那麼各大錢包應用自然也會是他們的朋友,正如撇除交易所外,最多人用過的幣圈應用應該會是SOL鏈的Phantom錢包和以太鏈的Metamask。目前在錢包應用我們只能做到儲存加密貨幣和交易,或者作為DID登陸不同去中心化應用,但不難想像在SN的推動下,直接按錢包地址進行聊天、支付和交易將不會是什麼遙遠的事情。
第四,AI Agent。AI Agent的敘事的威力相信不少人都熱切感受得到,但這些Agent最後的歸宿是應用層,SN打造的通信空間正正就是最佳的應用層,AI Agent本身的積極應用也能為SN打造用戶規模,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是團隊本身在AI領域發展很久,要乘上AI Agent熱潮的快車不是難事。
說實在的,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有項目能夠有如此強大的可組合性,以及巨大的潛在接觸面。如今的Kaito可以是一個,因為連結了大量的Influencers和項目,但SN做得起來的話也許會不遑多讓。
好了,那麼各大項目為什麼要選用SN呢?這裡要從它怎樣顛覆通信框架說起,目前網際網路是最大的中心化IT基礎設施,IP、DNS等關鍵資源由少數組織控制,導致網路使用者和開發者面臨高昂的伺服器和頻寬成本。簡單來說就是中心化風險,我們通信聊天的底層控制在少數人手上。而SN將會從最底層的物理層著手,讓大家可以營運自己的去中心化路由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EPIN賽道),實現數據自主,順便參與成為網路營運者(可以看看腦哥關於Depin的影片了解更多DEPIN)。
在這個底層架構下,將會抹去IP的存在,我們不再需要IP地址,取而代之的是錢包地址形成的網路層,而錢包地址本身有一定的匿名性,地址連結DID之後就正式成為你在區塊鏈世界的身分/帳戶,同一個地址登陸所有應用,同一個地址進行聊天、交易和支付。
因此,可以想像SN正在打造一個高價值對話的最佳場所,什麼是高價值對話,就是那些非常敏感、影響力巨大的信息交流,小至alpha 分享、個人信息傳輸,大至商業交流、公司帳戶和錢包密碼等,這些通信需求必然會流向最能夠保障私隱的場地,這也是我覺得他們有機會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個人不是技術背景,因此在這方面無法準備很有效的判斷(這裡邀請有興趣的能人異士一起分析這個項目),不過他們的團隊和融資背景絕對能夠過關。
SN的團隊本身就是一群成功創業家,他們是Dolphin Browser的開發團隊,這個瀏覽器高峰期擁2億用戶,項目被收購後團隊開始進軍人工智慧演算法和加密領域,在加密世界有如此成功創業成績的團隊本來就鳳毛麟角。
1️⃣CEO James 是 Sending Labs 的共同創辦人,並一直領導其技術開發。在此之前,他在微軟參與了Windows和Surface專案的微軟作業系統系統的開發。離開微軟後,James 在 MoboTap 領導了 Dolphin 瀏覽器的開發,這是一款第三方 Android 行動瀏覽器,在美國、歐洲和日本擁有超過 2 億用戶。 MoboTap後來被中國領先的行動遊戲平台暢遊收購。隨後,James 在 ABC Technology 領導人工智慧演算法,這是 Mason 和 Joe 共同創立的第二家公司,他們也是 SendingLabs 的共同創辦人。
2️⃣Mason (Yongzhi) 是SendingNetwork的創辦人。他是一位成功的科技創業家和創投家,與他人共同創辦了 Dolphin Browser 等公司。
3️⃣Joeyz 是 Sending Labs 的共同創辦人。 Joeyz 擁有超過 18 年的產品設計和開發經驗,是一位連續創業家,熱衷於打造為使用者提供幫助的產品。
//團隊創始人 Mason Yang 及 CEO Joey Yu 是多年好友,兩人曾一同就職于微軟并擔任核心職位,在技術開發以及市場運營方面擁有領先優勢和前沿視野。 多年互聯網行業浸潤培養了二人敏銳的創新嗅覺,15 年前離開微軟的二人投身第一次創業,并于 2010 年推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浏覽器産品 Dolphin,短短一年内容在線用戶使用人數突破 1000 萬人,鼎盛時期擁有超過 2 億用戶,是唯一上榜 PCWorld 2011 最佳科技産品 Top100 的浏覽器,最後項目以 9000 萬美元被收購;二人的第二次創業聚焦了 AI 賽道,獲得 1 億美元融資支持。
作爲團隊的第三次創業,團隊對于 SendingNetwork 去中心化通信基建的創業初心緣起于 Google Play 毫無征兆的下架 Dolphin:當時蘋果、谷歌等具有強大手機硬件和操作系統資源的巨頭試圖通過植入等方式侵占浏覽器市場,Google Play 下架了多款第三方浏覽器,雖然在一衆用戶、博主、記者的支持呼籲下,Dolphin 很快再次上架,但這次的經曆也讓團隊真切感受到中心化弊端以及社區的強大力量,做一款 Web3 去中心化産品以對抗這種強權的想法在團隊心中悄悄萌芽。// 轉自深潮。
Sending Labs 於23年十月已完成2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獲得包括以下知名投資者的支持:
• Balaji (Coinbase前首席技術官) , Network State
• Erick (Binance前研究院負責人) , Nomad Capital
• Gabby,YGG
• SWC Global, Symbolic Capital, Galxe, Insignia Ventures, Mindworks Capital, etc.
目前Sending Network正在處於很早期的階段,未發幣,之後應該還有很多合作和融資待公布。我接觸這個項目的時候還想看看有沒有測試網,但原來他們將會發布他們底層首個節點Watch Dog,那麼這個肯定是目前最好的參與方式。
Watch Dog節點是什麼呢?該協議在三層結構上運作——訪問層、中繼層和共識層——利用中繼證明和可用性證明來激勵參與者。WatchDog 代理程式是網路中的專用節點,用於監控邊緣節點的正常運作時間和效能。它們會定期向邊緣節點發送挑戰訊息,並將結果報告給監護節點,監護節點評估邊緣節點的效能。
簡單理解就是他們底層的一個軟節點,不是物理設施,用電腦就可以協助他們網路營運並獲得他們的代幣獎勵。SendingNetwork 的原生代幣 $SEND 代幣占供應總量的 12% ,將在四年內根據 WatchDog 代理的挖礦表現分配給 WatchDog 獎勵。(更多詳情看這裡)
過往不少項目進行過節點銷售,美其名是節點,但其實都是賣nft融資,換湯不換藥。Watch Dog節點在我理解是真的在他們底層網路有關鍵的角色,所以即使節點銷售被玩爛,他們也不能說不賣節點,畢竟人家的是真的有用的節點。
據我所知散戶很難有白名單,因為都給了合作的項目,例如剛才提及的YGG。不過大家仍然可以在公售期間買到最高tier的節點,這些tier其實只是價錢不同,功率沒有分別,最便宜的是Tier 1節點(500U),Tier 1賣光就會賣更貴的Tier2,直至需求耗盡。
我個人會入手一些,旨在參與,價格上我覺得如果低於800u的話應該性價比會比較高,至於投資報酬率則很難估計,因為他們還沒有發幣,而且總節點數未完全確認(本次銷售總額為16000)。
個人估算:假設他們市值有500M,12%代幣價值就是60M,如果總節點數在16000,總投資報酬估算就是3750 USD,獎勵分四年派發,假設第一年拿到1/4,那麼也有937U,可以回本。
如上圖所示,搶到Tier 1 Node的話,基本只有當市值低於100M,而且節點數目賣出多於20000個才會發生,但其實節點大賣的話,項目估值也會相應提高,很少會出現節點大賣但市值很低的情況。
當然以上只是假設,而且需要留意的是節點一年內不可轉讓,獎勵分4年派發,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事。
如果真的有興趣的話:我給項目聯絡之後拿到邀請碼,用我的邀請碼【myttt】會有10%的Rebate(注意不是折扣而是回扣),要先付款它們再退還10%給你,那麼相對幫你省50-100u。
*留意因為合規關係,部分地區KYC不能購買節點(更多詳情看這裡)
SendingNetwork是我個人喜愛的敘事,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因為他們做私隱賽道必定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事情,目前WatchDog更像是他們打造社區的第一步,相信之後還會有不少參與機會,例如DEPIN裝置的售賣、測試網等等(Watchdog應該會有之後的優先參與權吧),所以有興趣的朋友至少可以先追蹤他們的社區,我也會和大家密切追蹤項目的發展。
*沒有任何投資建議
Over 100 subscrib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