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台灣的出口徵收32%的關稅,乍看很多,但有可能已是相對優惠。
首先,全球一律被徵收10%的關稅,所以實際上,台灣是比別人多22%,數字上就不及32%令人咋舌。
然後,魔鬼在細節──半導體被完全豁免,也就是關稅為0%,而它是台灣的主要出口。單是台積電的市值,就佔了台股的36%。再加上聯發科、聯電、聯詠、群聯等半導體巨企,那平均來說,這個關稅就肯定不是32%了,可能變成不足20%。
接下來,AI伺服器也是台灣的重要出口。雖然不算作半導體,但也能夠沾光,何解?其實AI伺服器,有80%的成本可能是來自Nvidia的GPU,而那是免稅的半導體。其餘20%的如電源、散熱系統、機殼、導軌等,即使被徵收32%的關稅,整體下來,整個AI伺服器被徵收的關稅,可能也就是6%左右,比一般產品還要便宜,也不見得需要使用的科技巨擘會不買單。不過,組裝要改在美國而已,零件生產商即使留在台灣,或也無傷大雅。如此一來,台達電、奇鋐、雙鴻、勤誠、川湖等伺服器零組件巨企又託台積電和Nvidia鴻福,躲過一劫。
何況,AI伺服器其實也不一定要放在美國,也可以放在加拿大。在寒冷天氣下,散熱成本更低,土地成本更廉,也沒有關稅之虞。畢竟加拿大的伺服器,一樣可以幫美國用戶畫吉卜力風的圖畫,總不成連數據傳輸也要打關稅。
假如半導體和AI伺服器供應鏈均倖免於難,那台灣整體承受的美國關稅問題就小很多了,甚至可能屬全球較小之列。不過,台灣還有多個傳產強項如製鞋、製衣和單車,的確會水深火熱。
謝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