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subscribers
朋友,你好,前几天以非常便宜的价格配了一套m5的活页本随身携带。下面介绍m5活页的模块安排。
时间饼印章一日一页:
正面是时间饼,反面空白页用来记录想到但是无法分类的事情和想法。
周待办收集箱:
A5短边对折裁开,打孔。正面写未来一周及更远的事项,反面写每天一句话(因为我总是想不起来写五年日记,所以找了个专门时间统一誊写)。我没有在这个本里做月计划,所以这张对折页里有所有想干但是没干的事情,类似收集箱。eg.现在是7月的最后一周,除了写本周事项,8月的事情也写在这里。
每7张一日一页的内页用周待办包起来,方便查找。手账里放两份周待办收集箱,这周没做完的再写在下周的新纸上。
周待办写法示例:
周健身可视化
A5短边对折裁开,打孔,获得4面m5大小的页面。
正面反面都是健身记录:
下面还有一个折线+条形图记录每天的运动时长(条形图)和卡路里(折线图)不画了。
反面是第二周。
这页后面固定放了一页健身携带物品清单。
思维阁:
仍然用的是极乐迪斯科的梗,我用硬铜版纸做了一个极乐迪斯科的分隔页。
随地大小研究页:我的研究项目本是一个A5silm,m5用来随地大小研究。
借鉴了子弹日记和色彩分组的设计,目录页写所有我感兴趣的选题。给每个选题一个彩色索引贴区分后面的页面。
一是用来收集碎片时间看到的或许有用的专业信息。二是记录瞬间的灵感和需要去查询的事情。
newsletter堆肥:
结构和随地大小研究页面设计一样,单独把newsletter的选题分出来。我平时在手机上编辑文章,纸笔只是在几乎没有思路的时候提示和启发,所以叫做堆肥。
随地大小背
需要背诵的A4材料,竖版两栏双面打印,从中间裁开,获得M5大小的四折奏折页。
买M5主要是为了随地大小琢磨。我一直很想把吃饱了撑的和通勤时间利用起来,之前尝试用碎片时间学习或者阅读,但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碎片时间的环境往往不太舒适,我很难平静地学东西,而且读了的东西也很难记住。
但作为一个双A生命体我有一个特点:我容易觉得无聊注意力分散,同时容易跳进兔子洞出不来并且废寝忘食。
我思考如何利用这种特点,于是我决定随地大小琢磨——沉浸在自己的课题里就不会觉得无聊了。我行动力拔群地在出差的二等座上重新设计了手账安排,在狭小和吵闹还氧气含量不足的位置上做出了半个月的内页。
经过这次出差的测试随地大小琢磨运转良好。在感到无聊的时候翻阅m5手账,补充缺少的内容,用手机搜索和研究相关的新闻,找一个话题进行思考,比起看书听课做笔记,是更舒适和有效的消磨吃完饭半个小时不想干活时间的方式。
而且也有成就感,感觉没有虚度光阴。我最近总觉得我非常有必要做到更多更高更困难的事情。(或许过几天会写个拒绝职业倦怠的推送,我有一些模糊的想法。)
M5的其他页面
不同场合的物品备忘清单
通讯录,密码
随手记录页。优先记录在每日一页里,有时会不够用。
精神观测页面。偶尔还是会用到,完整的页面设计详见《精神观测手账》。
根据M5页面大小做了修改。A5短边对折裁开,打孔,摊开使用,两日一页。
保留了时间轴折线图和自我观测记录页面,用于记录当时的想法、行为和之后的感受。
和国誉自我的兼容
由于我真的很难坚持每天写国誉自我,所以我尽量每周把m5里记录的时间安排誊写到国誉里。这样还能写一点周总结。
和人升等软件的兼容
人升用来打卡,培养习惯,控制消费。
3x3用来记录【有效时间】,可视化进度,并且按照标签分类。
和专项手账/笔记的兼容
随地大小研究中记录的东西会在研究过程中查阅和细化
newsletter堆肥到可以成文的程度会和笔记软件里的材料一起产出文章。
学习笔记中需要背诵的部分会单独整理到随地大小背,背过的页面还会放回学习笔记中。
祝你心情好!
中禅寺千姬
中禅寺千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