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subscribers
花蓮光復鄉的災情死傷枕藉,已錄得14人罹難,而且仍有多人失聯,極其嚴重。
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這場悲劇可能可以避免。
我了解上游的堰塞湖泛濫,也了解這個湖是在七月颱風後由土石流的砂礫雜碎自然形成,一時難以整治,甚至或許根本無法治理。
但花蓮將下大雨,是氣象局早有預告的,而堰塞湖水位不低,也是監測得到的。
然而山下的居民卻未及時撤離。
雖然有說中央政府在事發兩天前已要求地方撤離,但民眾或許沒有收到這個訊息,里長可能沒有挨家挨戶通知。
又或他們收到訊息,仍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實際是他們不理解上游堰塞湖一旦遇上暴雨,將會造成怎樣的衝擊。
而且要說撤離,撤離地點也不明確。儘管坐台鐵,一天之內可到任何縣市避難,寄居親友或隨意租個旅館也可;甚至只是到鄰近的玉里、瑞穗,便已不受泛濫的馬太鞍溪影響。但他們可能仍會覺得,我想省個錢。
沒有具體的撤離地點,居民只能各自猶疑。若能指定具體收容場所如玉里國中,並安排大客車,請大家暫避一兩天。那樣基於羊群心理,再加上清晰的危險訊號,人們自然更可能一同撤離。
想到全台最大的慈善機構慈濟也屹立花蓮,就了解到收容場所完全不缺,這場浩劫遂令人分外痛心。
這不是究責的時候,當務之急仍是全力救災,但它總是在心頭縈繞,令人哀慟。
Share Dialog
謝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