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subscribers
回憶起13年前來台灣旅行24天,從嘉義起步,租了嘉新大飯店,那時600元台幣一晚。我不禁會打量,在這裡住飯店,比我在香港租房子要便宜。
旅程的後半部來到宜蘭,在冬山河騎單車,馬上就覺得這就是我長久住下去的好地方。
(冬山河,2021/6/28)
這趟旅行的6年後,我真的採取行動,在桃園買了一個單位。但宜蘭的夢想沒有實現,因為後來擔心宜蘭常下雨。
我仍想起當年在宜蘭的感覺。當我擁有一台自行車,去冬山河翱翔,我就像擁有了非常廣闊的天地,我可以騎往很多地方。那是一種empowering(被賦予能力)的感覺。後來我爸爸也不時來台灣旅行並租借單車,我想這單車對他來說也是很empowering,他可以發掘許多景點,嘗遍許多美食。而不管你在台北、桃園、嘉義還是高雄,都會碰到這些熟悉的共享單車。(可惜在某地,連村徑也不許騎單車。)
在台灣住得越久,才越能感受到它empowering的力量。這裡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自由思辯,提升思辯能力,並吸收和發表多樣化的觀點。當然我以前大概是不會感受到這種差距的。
我亦經常使用AI。我笑說Gemini Advanced、ChatGPT 4和我,加起來就是三個臭皮匠,嘗試去做諸葛亮。是的,我有運用工具的自由,這些工具越來越強大,能不斷賦予我更多力量,也讓我感到empowering。
生活成本的大幅壓縮,以至不做所謂「樓奴」,也讓我有更多時間和資金,去隨心所欲。原來,當你不再被高企的生活成本所綑綁,當你終於被釋放出來,那便是人生其中最empowering的一件事。就像今天新聞報導說,有人以1520萬港元購入擎天半島社區的一個單位,我的自然反應是「此事與我何干?」,多灑脫啊!
當然,回想故地,很多人反而會建議你前往某個方興未艾的地區定居。可能他們認為那裡才最empowering,百貨應百客,那不足為奇,當然也有可能他們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畢竟芸芸眾生都有各自的親身經歷,並因此尋求並帶來了不同的人生啟示。
謝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