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级属性是什么,什么是阶级。以前的我会问自己,我们世界真的有阶级吗,这不就是未来高人类斗争产生的一个词语吗,在技术面前,这个词语还有意义吗? 但我在现在发现,这个词语有意义,它只是需要更新。 阶级是存在的,实际上现在的阶级已经和毛泽东 ,列宁时代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区分阶级的是,你拥有什么属性的资产,比如,内容资产,算力资产,人力资产,机械资产,能源资产,智能资产等,这些都是我自己划分的,但是很能解释问题。
首先,不同阶级因为手中的生产资料不同,资产不同,导致了选择和眼光不同,也导致了生活方式和对权力的理解不同,对权力的理解不同,实际上是对暴力的感知不同。目前这个世界,是一个外表核心,内在暴力的结构,这一点我很认同《物演通论》里面的描述,以前的封建和集权国家,都是外表暴力,内在和谐稳定的一个结构。目前的社会不是,因为有更多技术暴力冲突在全世界暗流涌动。在社会表面之下,是技术在争夺话语权,技术争夺话语权,实际上是不同文化内核在借助技术争夺话语权,争夺话语权是为了文化模因的延续,一言以蔽之,基因延续代偿出来的文化繁衍需求。
阶级存在,但是不以所有的金钱多少作为绝对衡量标准,比如,技术资产者,和内容资产者实际上可能有同样的金钱积累,甚至内容资产者的资产可能直逼不同规模的能源资产者。在这个世界,拥有土地等不动产的资产者所拥有的金钱可能比不上内容资产者和技术资产者。
过去把没有土地的人称为无产者,工人也是无产者,但是现在很多打工人甚至在上班的时候可以在公司获取自己的账号,ip,这种内容生产资料被打工人获取了。也就是说,过去没有土地作为一项劣势,在内容生产者这里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反倒成为优势。物质资产的价值在思想资产(IP资产)面前黯然失色,也因为IP的随机性和无根性,这也导致了一个更大范围内的资金流动。
对阶级的描述暂时到这里,我们接下来探讨当代社会中不同群体的阶级属性。在当下,许多人的阶级属性呈现复合特征:他们可能同时是无土地者、工薪阶层,又是DAO社区的参与者、主权个人的实践者,也可是技术资产、内容资产乃至加密新兴资产的持有者。这些新型阶级的权力来源,往往建立在对特定技术的掌控权、解释权以及所有权之上;更深一层看,也来源于那些尚未形成全球共识、但已在局部产生认同的加密资产共识信仰——正如黄金在历史上所承载的价值信念。他们的影响力依托于代币话语权、智能体所代表的生产力、以及智能资产的话语体系。若没有智能体作为技术支撑,这类话语权将难以成立;若缺乏加密资产作为价值载体,其权力基础也将动摇;若失去去中心化网络与智能体协议作为基础设施,他们在当前社会结构中的话语空间也将不复存在。

Share Dialog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