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Subscriptions
Explore
Dashboard
Newsletter
New post
logos42
Search...
Ctrl
+
K
logos42
Sign in
Toggle theme
Posts
6
Subscribers
<100
Close
Subscribe
logos42
Subscribe
Subscribe to logos42
Stay updated by getting the latest posts delivered directly to your inbox.
Subscribe
Read it first
Written by
liuyuanjie
Collects
0
logos42
Nov 21
超越因果范式的思想体系是什么
如果我们忽略所有因果性与相关性,那么在此前提下,探讨时间存在的必要性便失去意义。因为时间本质上是人类对事件发生顺序的一种人为规训与设计。若彻底摒弃因果与相关性的框架,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将转向另一种范式。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构建一套稳定且行之有效的哲学观与物理学?物理学的基石应从何处搭建?此时,我们需要归纳所有已学的知识,从中找出一个不会因时间和因果而影响的“隐变量”。这个变量是与时间和因果无关的,或者,它是产生时间和因果这两个“隐变量”的前提。 因此,我们需要构建的这套哲学与物理学体系,不能归结为简单的量变引起质变。相反,或者说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们应当从“质”的本身去探讨问题,而非从“量”的层面进行探讨。因为一旦涉及“量”,就必然引入因果与时间。 如果我们不探讨量的成分,而是直接探讨质本身,那么这种做法在逻辑学上是成立的吗? 当我们探讨“量”时,便会发现“量”所引出的时空与因果。因为时空与因果的本质,正是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之间产生相互影响,我们对其进行了归纳,从而得出一系列因果变化规律。 而若要重新超越这一切哲学范式,我们可以通过追寻“质”的本质来探究这些...
logos42
Nov 27
The modalities of parallel communities
We aim to build a parallel society, a parallel society that is based on a community of intelligent-agent entrepreneurs. A parallel society, or a parallel community, refers to coexisting and mutually referable different social forms. Take airplanes and birds as an example: birds are heavier than air, yet they can fly in the sky, and this natural phenomenon proves that "heavier-than-air flight" is feasible. It is precisely based on this principle that humans invented airplanes. On this level, b...
logos42
Nov 22
能源的空白区域
前两天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最底层的命运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到最后我才发现,其实是和我们最底层的物理规律紧紧绑定的。如果我们人类的能源方式没有办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我们所能触及的极限,就只会被禁锢在引力作用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大概只能在一个太阳系里面活动。 如果人类的活动范围真的被限制在太阳系内,那我们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星际殖民的物种。马斯克所说的“星际殖民”,其实已经把“星际”的范围缩得非常小了。我们所认识的宇宙,可能只是真实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而如果把火星也算作星际殖民的一部分,那其实就像是从家门口走到对面小卖部的距离——和整个地球的尺度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这种愿景在心理上确实能给人某种信心和信仰,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憧憬。 但我觉得,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这还是比较难实现的。如果真的想走向星际,我们就应该把力量集中到一种全新的科学范式上。这种范式会和现有的科学有细微——甚至是巨大的差异。它的核心,必须依赖能源形式的根本变革。 我个人认为,最有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科学突破,应该来自于对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重新理解。如果我们不能在能源层面理解这两者可能...
logos42
Oct 25
意图不一致的经济学
意图不一致的经济学——如果不是商家为“发现”付费,那谁来付费? 当前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目前大多数平台的商业模式依赖卖家/广告主为“曝光”买单,这导致平台在激励上自然更偏向为付费方(商家)服务,而非用户。 这就是委托代理问题:平台本应为用户发现、推荐最优产品,但实际“雇主”却是商家,动机错位,用户利益常被牺牲。 如果用户并不需要为“发现”付费,经济模式要变,就必须让平台的盈利直接依赖于用户的满意度——比如建立一种公开、可验证的协议,产品入围先按透明规则“筛选”,之后商家在可信集里竞价排序,无法用钱买到入围资格,只能买排序。 这种情况下,用户能信任整个选品过程,商家依然有竞争,但是在“值得被发现”的产品池中竞争,经济效率和信任都得到提升。 这就出现了意图不一致的情况。 传统模式中卖家付费,平台为利润最大化服务商家,用户信任受损。平台的意图在商家和用户之间出现了不一致。 商家希望卖出更高利润的产品,而非更适合用户的好用产品。新的技术驱动的变革如果我们建立的新协议模式中,平台对外开放数据、透明标准,用户作为“真正的雇主”,系统的盈利与用户满意度挂钩,商家只能为自家产品在合格集里的优先级...
logos42
Oct 31
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每一代大模型的参数在使用一种非线性的数学算法来进行构建。这中算法导致了参数规模越来越大,最后烧的是算力,然后,突然有了一个数学上的突破,出现了一种把神经元计算变回线性计算的方案,通过这样的转换,相当于我们的复杂性降低到了线性增长的规模。 那么在这样的数学底层下,大模型公司的兴盛和衰亡转折点会很快到来。 未来我们的模型需要的不是巨大的参数量来实现模型性能,而是小小的模型,在构建认知能力上,核心稳定,不去记忆很多事,而是在做的过程学,不执行任务的时候,直接放弃已有的记忆,存档到某个地方,类似于人类的笔记本。 人类的大脑很强,但是再强也比不过一个大脑加一个纸笔,通过工具我们的认知核心扩展了,在和世界的交互过程里面实现了“增参”。理论上,LLM也是如此,现在有一个很小的模型,7M左右,就已经在前沿基准测试里面取得了几乎媲美最顶级大模型的能力。从参数利用率来说,几乎完虐其他大模型,这里说的是openAI,deepseek等模型公司。 那么在自己的个人电脑上,我们可以运行的模型,超越几万亿的规模参数的模型不可能都能够部署,要么你买最新的英伟达桌面芯片,要么就是买云服务器,但这对普通用户来说很...
logos42
Oct 31
阶级属性背后的文化代偿
阶级属性是什么,什么是阶级。以前的我会问自己,我们世界真的有阶级吗,这不就是未来高人类斗争产生的一个词语吗,在技术面前,这个词语还有意义吗? 但我在现在发现,这个词语有意义,它只是需要更新。 阶级是存在的,实际上现在的阶级已经和毛泽东 ,列宁时代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区分阶级的是,你拥有什么属性的资产,比如,内容资产,算力资产,人力资产,机械资产,能源资产,智能资产等,这些都是我自己划分的,但是很能解释问题。 首先,不同阶级因为手中的生产资料不同,资产不同,导致了选择和眼光不同,也导致了生活方式和对权力的理解不同,对权力的理解不同,实际上是对暴力的感知不同。目前这个世界,是一个外表核心,内在暴力的结构,这一点我很认同《物演通论》里面的描述,以前的封建和集权国家,都是外表暴力,内在和谐稳定的一个结构。目前的社会不是,因为有更多技术暴力冲突在全世界暗流涌动。在社会表面之下,是技术在争夺话语权,技术争夺话语权,实际上是不同文化内核在借助技术争夺话语权,争夺话语权是为了文化模因的延续,一言以蔽之,基因延续代偿出来的文化繁衍需求。 阶级存在,但是不以所有的金钱多少作为绝对衡量标准,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