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搜索「幽閉恐懼症」,有的說有3-7%患有此症,有的說高達17%。那可能分輕度和重度,但說身邊總有人患有幽閉恐懼症,似乎是事實,只是不為人知。 看到數據這樣高,加上最近在宜蘭登山的經驗,令我也懷疑自己是否也與此症有關?記得2011年初到宜蘭時,我被那片廣闊無垠的農地所吸引,最近踏上它的烘爐地山也是回味無窮。我之所以熱愛郊野,可能是喜歡它的不侷促、它的無邊際,又或者正說明我潛意識裡,並不喜歡幽閉? 而這樣的「病」是可以不藥而癒,就是走進自然。有些人移居到海外,好像身心得到解放,除了社會的法例、制約和氣氛迥然不同,缺少高樓大廈與蝸居的壓迫,也未嘗不是因素。捫心自問,沒有人喜歡長期待在密閉的空間,也沒有多少人喜歡坐「三人座」的中央,也沒有人想擠在過度狹小的廁格──當然由於未達「恐懼」的程度,也就不會稱作患病,但也有若干「不適感」。 話說回來,我們的祖先在廣闊的原野、開放的天空下生活了數百萬年。幽閉的空間、密集的人群與封閉的建築,只是近代的現象。當一個人從香港搬到宜蘭,他感受到的可能不只是空氣清新了,而是一種深層的神經紓緩──身體終於鬆一口氣,心跳也放緩下來。 我們往往以為心理問題源...